天津市延安医院外科主任 吴荣廷
褥疮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多发生长期卧床及身体虚弱,肥胖,过度消瘦的肢体,感觉迟钝的人群。但常见于三种病人A:昏迷及瘫痪病人,B:卧床不起体质虚弱的病人,C:骨折后长期固定卧床病人。大小便失禁的病人皮肤常受到潮湿及摩擦使局部的抵抗力下降也易引起褥疮。根据病情程度不同累及皮下,脂肪,肌肉,筋膜,骨膜等组织。病程长而愈合困难为其特点。特别患多处褥疮,营养不良,消瘦,肿瘤,糖尿病患者愈合更加困难,褥疮属慢性病变。
发病机理
褥疮系身体局部长期受压集于某一较小范围内,使血液循环障碍,缺血,导致营养,氧气的供应不足不能及时供应组织需要,使局部缺乏营养和抵抗力下降,引起损伤或血管坏死.皮肤及皮下组织发生水泡,溃疡,坏疽。若继续受压,病变进展可使皮肤坏死缺失。产生的溃疡常招致细菌感染,由于溃疡基底部及边缘的毛细血管和静脉郁血,加之逐渐形成大量的肉芽组织往往可使抗生素系统应用的效果大大减弱,因而使溃疡或坏疽区在皮下迅速穿掘扩大,数天内可使直径达3-6厘米,穿掘范围可距溃外观边缘达8-10厘米,向深部继续发展可累积骨膜,甚至骨质,引起局灶性骨膜炎或广泛性骨髓炎。
好发部位
褥疮常发生于无肌肉或肌肉薄而又经常受压的骨骼突起的部位。如骶尾部,足外踝,足跟部,侧卧时髂前上棘,耳部等部位均可发生。
主要表现
褥疮临床根据病情不同主要表现为:初期皮肤表现为苍白色或浅红色,红斑,边界清楚中心颜色较深,解除压力后迟迟不能复原,但经处理后数天可好转。中后期病情继续发展加重,皮肤呈紫黑色,出现水泡,出现糜烂面,破溃后形成溃疡,出现脓液呈灰白色,犯肌肉,骨骼,继发感染后脓液多有臭味。
上述过程一般由轻到重,逐渐进展。同时极容易发生《烂苹果效应》,表现为创口小,皮肤,皮下肌肉组织大量坏死,这种伤口难之处在长期存在,伤口极难愈合。同时也应注意《假性愈合》,即表面结痂,但痂下充满脓液或坏死组织,极易延误治疗而加重病情。少数情况下由于深浅层组织同时缺血,乏氧而产生坏死,致使褥疮急剧发生,称《坏死性褥疮》,表现为局部皮肤初呈暗红色或紫红色,指压不退色,伴剧痛或麻木,以后斑皮迅速扩大,呈暗紫色,继而坏死,(此时多无疼觉感)。坏死组织复以痂皮,脱离后形成溃疡,常深达肌层或骨骼极易招致严重感染,迅速恶化。
褥疮常伴发继发感染,特别是绿脓杆菌感染。可致局部蜂窝组织炎,脓肿,骨膜炎,骨髓炎。严重者通过血行播散引起败血症,后果严重。
预防
预防褥疮的发生极为重要,不仅可免造成病人自身的身心痛苦和减少全身和局部的治疗的复杂过程和药物造成对身体的损害,而且还可减轻亲属的心理负担,压力及经济的支出,对易发人群平日应予以重视防护。
具体应从以下环节做起
一、建立舒适的养护环境,
1、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安静。室温宜在18-22度,湿度 50%-60%度为宜。坚持床面平整,床单整洁,干燥无邹折,被褥柔软,防止皮肤受到压挤。
2、避免局部受压,改善局部受压。经常用50%酒精按揉局部,按摩后涂滑石粉,2-4次/日。坚持2-4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禁止拉拽,防止皮肤受伤。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3、经常用温水擦背或按摩宜发生褥疮的部位,用皮肤保护剂如50%的酒精或10%的樟脑酒精涂擦皮肤。
同时按摩皮肤无发红的部位,(按摩宜用按揉手法,手法要轻揉,忌用搓法,)以促进血液循环,在骨骼隆起的部位垫海绵垫,橡皮圈或软枕于身体空隙处。保持病人全身清洁,皮肤干燥,大小便后及时清洗会阴部及肛周部檫痱子粉吸潮并减少摩擦。
治疗原则
1、治疗应尽可能早期开始,原则是立即使患处不再受压,早期褥疮关键在于定时按摩,变换体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创面处理。酒精涂檫,如炎症显著,可用0.5%新洁尔灭液湿敷。讲究卫生保护褥疮创面,防止细菌感染。
2、心理治疗:患者患褥疮后易出现自卑,焦虑,恐惧的心理变化,加之原发病对其身心的损害,易丧失治疗信心。此时应做好病人思想疏导工作,耐心解释,鼓励患者配合,增加治疗信心,促进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3、保证病人足够的营养供给,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宜消化食物。必要时给于鼻饲或静脉营养供给。极度消瘦,低蛋白血症可静脉输注血浆或白蛋白。二度以上褥疮因病情复杂多变,需反复清创腐肉,引流。根据病情用药,需专业医师灵活应用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