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医疗
心梗后血糖升高怎么办
更新时间:2013/1/31 13:59:56  点击率:1186    字体大小:

    冠心病人在发生心肌梗死(简称心梗)的急性期,常常出现的血糖升高,与应激反应密切相关,故又被称为应激性高血糖。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心梗急性期的血糖水平是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之一,血糖水平越高,预后越差。资料反映,在无糖尿病史的心梗患者中,如果急性期血糖持续波动在6.5~8.0mmol/L(摩尔/升),其死亡风险要比急性期中血糖正常的心梗患者增加3.9倍;如果超过8.0mmol/L,不仅死亡风险增大,而且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风险也显著增加。

    专家指出,高血糖对心梗患者的危害主要是加重心肌细胞损伤,其机制包括:

    ①血糖持续升高可使血管内皮受损,血小板聚集,微血栓形成,从而加重微循环障碍,减少对心肌细胞的供血、供氧。

    ②血糖持续升高可使脂肪分解代谢增强和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加重氧化应激反应而直接危害心肌细胞,造成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加重。

    ③持续高血糖还可引起透性利尿,严重时可诱发水、电解质紊乱,尤以血钾水平的降低为著,显著增加患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心梗急性期一定要密切监测血糖。最好在入院后的前几天每4~6小时测1次血糖,以便了解血糖波动变化状况。如果心梗急性期患者表现为持续性高血糖,就应在抗凝、抗血栓和抗心肌缺血的基础上进行血糖调控。心梗急性期血糖调控的原则是:

    首先要限制葡萄糖液的摄入量,不能输注过多的含糖溶液;其次要根据血糖水平的高低决定是否使用降低血糖的药物。无论是否有糖尿病史,当血糖小于8.0mmol/L时都不必用胰岛素,只要有效控制心梗,血糖便会随着心梗病情的改善而逐渐下降。如果无糖尿病史者的血糖大于8.0mmol/L,或有糖尿病史者的血糖大于11.1mmol/L,都要使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8.0mmol/L以下,以阻断高血糖对心肌细胞的进一步损害,降低病死率减少严重并发症。

返回】 【打印
  Copyright© 2010 中国长照网 All Right Reserved 津ICP备2023010307号-2
支持:民政部 主办:中华慈善总会 资助:汇丰银行 承办:中华慈善总会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