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医疗
老年人头颤病有法儿治
更新时间:2013/2/24 22:41:54  点击率:1320    字体大小:

来源:中老年时报

    有位老人患了一种老年人常见病——“头颤病”,医学上称为“帕金森氏综合征”。

    这种病分为两种。一是原发性,二是继发性。前者大多是因脑组织的多巴胺神经元有遗传障碍,或受过损伤所造成的。后者是因颈部肩部的慢性软组织损伤,压迫颈支持神经与臂神经丛所致。您既然做过脑CT与核磁,就可排除脑血管病源。应该属于后者。

    人体的颈椎关节周围由以下韧带和肌群包裹着,即颈后中心的项韧带、左右是双侧头夹肌、双侧肩胛提肌、双侧冈上肌、冈下肌等;颈前面是左右双侧胸锁乳头肌、肱二头肌等,这些软组织牵动着我们颈椎的各项运动——低头、抬头、左、右扭头以及双臂的曲、伸、外展和内收等运动。正是这些软组织的退行性病变,才出现了“头颤”和书写时手抖的现象。

    治疗该病的方法很简单,是“防”与“治”两个方案。防是颈部体操锻炼;治是用小针刀微创术,剥离松解软组织,可以控制症状。 

    中医认为,头部摇动、颤动是不能自制的一种症状,同时可伴有肢体、躯干的摇动等,主要是因风气内动、筋脉失养或外感风邪,日久化热,引动肝风而发病。主要有五种原因引发头部及四肢颤动。

    1.肝肾不足型:表现为头部振摇,日久不愈,伴有四肢颤动,程度较重,筋脉拘紧,行动笨拙,并伴有头目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腰酸膝软,肢体麻木。舌体偏瘦,治拟滋补肝肾,育阴息风,方用大定风珠汤。方药:白芍、阿胶、龟甲、生地、大麻仁、五味子、牡蛎、麦冬、甘草,生鸡子黄一枚。

    2.气血两虚型:表现为头部、肢体振颤日久,伴有肢麻或挛急,精神倦怠,四肢乏力,头晕眼花,面色无光,或时有自汗,舌体胖,边有齿印,舌质暗淡,或有淤点,脉细弱,治拟益气养血,息风活络,方用八珍汤加钩藤、生石决明。方药:人参、白术、茯苓、当归、芍药、川芎、熟地、甘草、生姜、大枣。

    3.痰热动风型:表现为头部、肢体振颤不定,时重时轻,尚可自制,兼有胸脘痞闷,头晕而重,咯痰色黄,或内热、口干,舌苔黄腻。治拟清热化痰,兼以息风,方用导痰汤加珍珠母、生牡蛎、钩藤、生龙骨。方药:半夏、南星、枳实、茯苓、橘红、甘草、生姜。

    4.淤血内阻型:表现为头部、肢体振颤日久,手足屈伸不利,重者或刺痛,舌紫暗或有淤斑,舌下青筋努起。治拟活血化淤,息风通络,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天麻、全蝎、钩藤、生龙牡。方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麝香、老葱、鲜姜、大枣,酒少许。

    5.肾阳虚衰型:表现为头部摇动,手足振颤,兼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酸膝软,头昏耳鸣,小便清长。治拟温肾助阳,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天麻、钩藤。方药:附子、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丹皮、桂枝。

返回】 【打印
  Copyright© 2010 中国长照网 All Right Reserved 津ICP备2023010307号-2
支持:民政部 主办:中华慈善总会 资助:汇丰银行 承办:中华慈善总会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