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药常识
1.药物保管原则
(1)储存的药物数量不可过多,并定期检查所存的药物,防止过期、失效。
(2)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按所要求的贮存方法分类保存,内服药与外用药宜严格分开。
(3)对易受潮,易挥发的药物需用玻璃瓶密闭贮存,如复方甘草片、苯妥英钠片、颠茄浸膏、氨茶碱等。易因受热而变质,易燃、易爆、易挥发等药物,需2~15℃低温保存,如胰岛素、金霉素滴眼剂等。对遇光可变质药物需要有色避光瓶内贮存如维生素C、氨茶碱等。
(4)原包装完好的药物,可以原封不动地保存;散装药贴上醒目的标签,标清有效日期、名称、用法、用量及失效期。
(5)药品放在固定位置,便于取用。
2.老人口服用药要点
(1)严格遵医嘱服药。仔细核对药物名称、剂量、服药时间。如药品过期、变质不可服用。
(2)按时服药,以保障药物达到最佳效力。
1)一日三次:宜安排在早晨7~8点,下午3~4点,晚上10点左右。
2)饭前或空腹:宜在未进食或餐前半小时服药。
3)饭后:宜在进餐后半小时服药。
4)服药时间有特殊要求的按照医嘱或说明书上要求服用。
(3)服药剂量准确。
1)剂量与疗效有着密切我关系,不可自行减量或加大用药剂量。
2)如果老人感觉疾病好转或药效不明显时,不得擅自加减药量,由医生确定调整剂量。
3)如果忘记服药,不可将两次药量一次服下。
(4)服药姿势正确
1)老人口服药物时宜采取站立位、坐位或半卧位。
2)卧床老人服药时,需抬高床头30度,服药后10~15分钟后再躺平。并需多饮水将药物冲进胃内。
(5)服药后多喝水
1)服药后多喝水,应不少于100毫升。并且不要用茶水、酒类、咖啡送服药物。
2)服用磺胺药、解热药要注意多喝水。服用止咳糖浆类药物后不要喝水。
(6)特殊药服用注意事项
1)服用铁剂、酸类药物要用吸管,服药后漱口,以免损伤牙齿
2)服用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如强心甙类,服药前要测量脉搏。脉搏每分钟少于60次或节律不整(快慢、间隔时间不等)应立即报告医生。
3)老人吞咽困难时,片剂、丸、散药物可研碎加水调成糊状冲服。
(7)老年人在服药后,护理员要注意观察用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案例】有位老人王某,女性,69岁,患有骨质疏松症,夜间入睡后小腿经常痉挛并伴疼痛。某日老人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得知女儿单位体检发现腹部有一肿物,性质待查。至此老人经常入睡困难,夜间思绪万千,设想女儿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等。几天下来老人感到周身不适、非常疲惫,于是就在每晚入睡前服用一片安眠药,三天后老人发现一片安眠药对自己的失眠已经无效了,期间小腿的疼痛也更加严重,于是老人将安眠药的服用量加到2片并同时服用止痛片。
【点评】这位老人焦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没有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安眠药、止痛药且随意加大药量是非常危险的。由于老人机体代谢能力的减弱,其过量的药物在老人体内非常容易蓄积,造成中毒反应,严重威胁着老人的生命健康。因此,无论何种原因导致老人失眠、疼痛时应及时带老人就医,遵照医嘱服用相应的治疗药物,不可擅自、随便服药。
二、给药方法
1.口服药物方法
(1)协助老人口服药物方法
1)到服药的时间拿出老人需服用的药物,准备好温开水。
2)与老人共同核对需服用的药名、剂量并检查药物的质量。
3)帮助老人先饮适量温开水→将药片(丸、水剂等)放入老人口内→帮助老人饮温开水将药咽下(饮水不得少于100毫升)。
4)服药后再次查对所服的药物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整理物品→将物品放回原处→药杯(小勺)洗净。
5)整理好老人的床铺、床旁桌及药瓶→洗净双手。
协助老年人口服药物时的注意事项
▼协助老人服药前应仔细核对药物的名称、剂量,并仔细检查药物的质量(药物有无变色、发霉、过期等情况),如发现异常不可服用。
▼服药中要帮助老人饮用足够的温开水,以免药粒停滞在食道处。饮水时的速度不可过快,以防老人发生呛咳。
▼协助老人服用不同剂型药物时的要点:
服用药片较大、下咽困难时,可将药片研碎后用水调成糊状后再给老人服用。
服用水剂时,应先将药水摇匀,一手将量杯上举使其刻度与视线平行,另一手持药瓶(将标签面贴于掌心),倒药液至所需的刻度。
服用中成药时,可洗净双手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将药丸掰成小丸,方便老人服用。
服中药冲剂时,应将药粉用温开水冲调后再服用。
▼为留置鼻饲管老人服用的药物,需将药片研细调制成液状灌入,灌药前、后均灌入适量温开水,以免堵塞鼻饲管。
▼协助老人服药时,必须看护老人将药物确实服下后方可离开。
▼老人服药后应注意观察服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老人对药物有疑问时,应虚心听取,认真核对。
(2)煎煮中药法
1)在煎药前→先用清水将药物浸泡30分钟左右。
2)用急火(大火)煎煮→当药液煮沸后换成文火(小火)煎煮;煎煮过程中要经常搅拌,煎煮20分钟后将药液滗出。
3)剩余的药渣再加水用同法煎煮15分钟→再将药液滗出(与第一次滗出的药液放在一起),药液保存备用。
4)倾倒药渣→清洁并整理用物。
煎煮药物注意事项
▼煎煮不同的中药,应按照医生嘱咐方法进行操作。
▼煎中药应用砂锅、搪瓷锅,不可用铁锅、铝锅。
▼每次加水量:煎药前先用清水将药物浸泡30分钟左右,再煎煮。
第一煎:加水量应超过药表面一寸为宜。
第二煎:水量酌减,滋补性中药应酌情多加水。
▼煎药的时间:
第一煎:药煮沸后煎20分钟。
第二煎:药煮沸后煎15分钟,药的品质坚硬者可酌情多煎50分钟。清热、发表的药煎的时间要短些。
▼煎药火候的掌握:一般中药未煮沸时用急火(大火),煮沸后用文火(小火),煮的过程中需要经常搅拌。
▼煎药的次数和量:
1)一般中药,每付需煎两次,每次煎约150毫升(一茶杯),将两次煎的药量混合在一起共300 毫升,分成两份,早晚各服一次。
2)滋补中药可煎三次,混合在一起分成两份,早晚各服一次。
3)老人服药困难者、重病人药汁可在煎药的过程中适量浓缩,便于服用。
2.外用药给药方法
(1)膏药使用方法
1)护理员洗净双手并擦干(双手无长指甲或指环)。准备膏药、热毛巾或鲜姜片。
2)使用膏药前先将患处或穴位处的皮肤用热毛巾或鲜姜片擦净。
3)将膏药在暖气、热水壶或火炉上烤一下(使其变热变软)→揭开折叠的药片贴于患处(普通膏药直接撕下覆膜贴于患处即可)。
4)为老人整理好衣服→整理用物后洗手。
(2)为老人滴眼药法
1)护理员洗净双手(双手无长指甲或指环)。
2)准备物品:老人需用的眼药水(眼药膏),检查眼药水、(眼药膏)的名称,查看有无变色、浑浊、沉淀、过期等,确认合格方能使用,干棉球(或纸巾);清洁的点眼玻璃棒、棉球或纸巾(干净毛巾)等。
3)与老人共同查对眼药水的名称。
4)协助老人取仰卧位或座位→头向后仰。
5)一手用拇指、食指将患眼的上下下眼睑分开→暴露下结膜囊(下眼皮内)→另一手持眼药瓶将眼药水距离眼球1~2厘米滴在下眼睑内2滴。
6)滴药后手指轻轻提捏上眼皮→嘱老人眼球上下左右转动(使药液均匀布满眼内)→让老人闭眼睛3-5分钟→同时用棉球或纸巾按压内眼角。
7)整理用物及眼药后洗手。
提示:
☆滴眼药时动作要轻稳,防止眼药瓶前端触及老人眼睛引起不适。
☆操作前认真检查眼药有无变色、浑浊、过期。
(3)协助老人滴鼻药方法
1)护理员洗净双手后检查滴鼻药液名称,有无变色、浑浊、沉淀、过期等(确认合格后方能使用)。
2)与老人共同查对药液的名称及药品质量。
3)叮嘱老人先轻轻擤出鼻内分泌物→协助老人取坐位头靠椅背上或仰卧位,肩下垫一软枕,头向后仰,使鼻孔向上。
4)一手扶持老人头部→一手拿滴鼻药液→距离鼻孔1~2厘米,将药液滴入两侧鼻腔各3~5滴→再用手指轻按鼻翼(使药液在鼻腔内扩散到鼻甲部)。
5)保持体位→停留片刻再扶老人坐起→整理用物后洗手。
◆提示:
☆滴药后应休息3~5分钟方可起床,以免药液流出或流入咽部。
☆滴药时滴管或药瓶应放于鼻孔上方,不可接触鼻孔以免污染药液。
☆操作中动作要轻稳,注意老人体位的安全、舒适,观察老人用药后的反应
(4)协助老人滴耳药方法
1)护理员洗净双手并擦干(双手无长指甲或指环)。检查药物名称,有无变色、浑浊、沉淀、过期等,确认合格后再使用。
2)协助老人侧卧位或坐位头偏向健侧→患耳耳孔向上→用棉签将耳道内分泌物擦拭干净。
3)一手将老人的耳廓向后上方牵拉(使耳道变直)→另一手持滴管或滴瓶将药液顺外耳道壁滴入3~5滴药液→再用手指按压耳屏数次后→用棉球塞入外耳道口。
(4)待老人休息片刻再坐起→用棉球或纸巾为老人擦净面部→协助老人恢复原体位→整理用物、洗净双手。
3.压疮老人的换药方法
压疮一旦发生其病情进展很快,所以护理员要尽快的给予处理使其治愈。首先需彻底排除压疮发生的原因并进行局部换药。
(1)皮肤发红时的处理方法
1)皮肤发红属于压疮早期,护理员要做到勤翻身、勤换洗,防止局部再受压。
2)此时局部不可按摩,可采用下列方法防止进一步发展。
☆应用毛巾湿热敷,每日4~5次,敷后用干毛巾轻轻擦干湿气。
☆用温热酒、温热红花酒精(红花15克放于50%酒精500毫升中浸泡一周备用)涂擦局部。
☆使用红外线灯(或台灯)局部照射,照射距离20~30厘米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要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
(2)皮肤紫红色并出现水泡时的处理方法
1)防止水泡破裂发生感染。
2)可用2%碘酊、70%酒精消毒压疮水泡的基底部,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内渗出液体,水泡破裂后小面积伤面上可涂擦2.5%碘酒或75%酒精,晾干后敷上消毒纱布保护创面。同时要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防止继续受压。
(3)局部出现压疮溃疡化脓时的处理方法
请专业医生诊治。
三、特殊给药时的照护
1.静脉输液时的照护
(1)老人居室环境清洁整齐,房间温暖舒适→输液架或挂钩准备好。
(2)协助老人排空大小便→坐在座椅上或在床上平卧。
(3)在老人输液过程中,护理员可协助扶持老人被输液的肢体。
(4)输液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输液速度(不可过快,尤其是患有心脏疾患的老年人)→每分钟滴速以40滴左右为宜。
(5)在输液中老人需要变换体位、移动时,要注意扶托输液的肢体,避免针头滑脱。
(6)输液中发现老人有发热、寒战、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当发现老人局部组织肿胀和疼痛、液体不滴时(说明输液针头可能滑出血管外,液体注入到皮下组织),此时也应通知护士(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7)输液完毕当护理人员拔下针头后→护理员协助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部位5分钟。
静脉输液反应的观察及防治方法
老年人静脉输液时常见下列四种输液反应,护理员发现症状后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并配合采取防治措施。
(1)发热反应
1)原因:是输液中常见的一种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包括至热原、死菌、其他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物质)而引起,多由输液瓶、输液器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输入的溶液或药物不纯,灭菌保存不良等。
2)症状:表现为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度左右,于停止输液数小时内体温可恢复正常。严重者起初寒战、随后高热达40~41度,并有恶心、呕吐、头疼、脉快等症状。
3)防治方法: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对高热老人给予物理降温;保留剩余溶液及输液管以被检验。
(2)肺水肿
1)原因: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
2)症状:老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心率加快等。
3)防治方法:输液过程中注意速度不可过快,液量不可过多,对心脏病老人必须特别注意;如发现肺水肿症状,必须立即扶老人端坐,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血回流,减轻心脏负担),通知医生,加压给氧。
(3)静脉炎
1)原因:由于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留置针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够严格,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2)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防治方法: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抬高患肢并不要活动;理疗;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4)空气栓塞
1)原因:输液时空气未排尽,输液管连接不紧有漏气,或加压输液时无人在旁看护,空气进入心脏发生栓塞,严重者危及生命。
2)症状:老人胸部感到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
3)防治方法:加压输液输血时需严密观察不得离开老人。如出现空气栓塞的症状及时报告医务人员更换或停止输液的同时,立即置老人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氧气吸入。
2.吸氧时的照护
患有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在疾病发作时常会感到气短、喘息,呼吸费力等不适,严重者出现口唇、指(趾)甲紫绀,均为缺氧表现,需要及时给予吸氧治疗,以改善缺氧状态。
常用的吸氧方法有:鼻塞吸氧法、鼻导管吸氧法、面罩吸氧法、氧气枕吸氧法以及管道吸氧法等。
(1)吸氧前的物品准备
1)氧气筒:施耐高压的无缝钢桶,内存高压力氧气。在氧气筒的顶部有一个总开关,总开关逆时针旋转会有氧气流出。停止使用氧气时,要将总开关朝顺时针方向旋紧。
2)氧气表:由压力表、减压器、流量表、湿化瓶、保险活门等组成。
3)根据需要备不同类型吸氧管、水杯、棉签等。
(2)鼻塞吸氧法
1)向老人解释吸氧的目的,取得配合。护理员洗手,检查筒内是否有氧气和有无漏气,并挂上安全标记。
2)安装氧气表:先打开总开关(使小量氧气流出,将气门处的灰尘吹净)→随即关好→然后将表稍向后倾斜→接在气门上→再用扳手旋紧。
3)湿化瓶内装入冷开水或蒸馏水1/3一1/2瓶。
4)旋紧流量表→打开氧气总开关→再慢慢打开流量表。
5)连接鼻塞导管→调节氧流量表→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以及全套装置是否漏气。
6)用湿棉签擦净老人鼻腔→将鼻塞插入老人鼻孔给氧。
7)记录给氧时间和用氧流量。
8)给氧过程中观察老人缺氧状态有无改善,避免氧气导管扭曲。检查有无鼻腔分泌物阻塞鼻塞,如有阻塞应及时更换。
9)给氧完毕→先取下鼻塞→再关闭流量比和总开关→再次打开流量表放出余气然后关闭。
(3)鼻导管吸氧法
1)安装氧气表、湿化瓶及打开开关方法同上所述。
2)连接鼻导管→鼻导管蘸水后从鼻孔轻轻插人至鼻咽部(其长度是自老人的鼻尖至耳垂的2/3)。
3)观察老人无呛咳等现象后→用胶布将鼻导管固定于鼻翼两侧及面颊部→嘱老人不要张口呼吸(以免影响氧浓度)。
4)记录给氧时间和用氧流量。
5)给氧完毕→先拔出鼻导管→再关闭流量比和总开关→再次打开流量表放出余气然后关闭。
6)根据缺氧程度用氧。轻度缺氧者每分钟1-2升,中度缺氧者每分钟2-4升,严重缺氧者每分钟4-6升。
(4)面罩吸氧法
1)安装氧气表、湿化瓶及打开开关方法同上所述。
2)将给氧导管连接氧气面罩→面罩紧贴在老人的口鼻周围给予氧气吸入。
(5)氧气枕吸氧法
氧气枕只用于临时转运老人时使用。
1)氧气枕为一长方形橡胶枕,氧气枕的一角有橡胶管,橡胶管上有调节器用来调节氧气流量的大小。
2)使用时先将氧气枕内灌入大约3/4满氧气
3)橡胶管接上湿化瓶、鼻导管或鼻塞→调节氧流量
4)老人头部枕在氧气枕上(促使氧气顺利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