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长照
学术交流
会员专区
公益项目
出版刊物
学术交流
护理
这个“误吸”案例,值得所有护士警惕!
更新时间:2020/1/13 16:29:52 点击率:594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更新时间:2020/1/13 16:29:52 点击率:594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更新时间:2020/1/13 16:29:52 点击率:594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导语:
是食物反流引起的误吸,还是痰液阻塞气道?需要我们利用专业知识揭开“误吸”的真相。
病例简述:
患者,女,90岁,因咳嗽、咳痰,气喘伴发热,以“肺炎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于2019-05-07 02:57收入院,既往脑梗死病史8年余,遗留下肢、左上肢瘫痪,言语不能,右上肢能正常活动。高血压病史8年余,病人自此次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欠佳,进食较少且呛咳,睡眠欠佳,小便无异常,4-7天排便1次,体重变化不详。入院后给予Ⅰ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止咳、化痰、平喘、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入院后行胸部CT示:右上肺实变影,余肺野可见多发感染灶。医师考虑患者肺炎与进食时呛咳有关,下达鼻饲医嘱。
2019-5-8 09:00护士与家属沟通后同意置管。考虑患者痰液较多,首先经口腔吸出白色稀薄痰液约20ml后,顺利置入胃管,置管深度为45cm,抽取无胃液,听诊胃部有气过水声判定在胃里,经胃管内注入温水60ml,患者无呛咳。
11:00 准备给患者鼻饲饮食。胃管置入刻度45cm,回抽无胃液,抬高患者床头30°,经胃管内注入食物约30ml,,病人突然出现烦躁,咳嗽,血氧饱和度由95%降至80%,立即停止鼻饲注食,通知医师,再次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首先胃管末端放入盛水碗内,无气泡逸出,说明未在气管内;再者将听诊器置于患者胃部,胃管内注气20ml听诊有气过水声判定在胃内。听诊有大量痰鸣音,立即给予吸痰,经口吸出大量白色粘痰约30ml,病人症状减轻,血氧饱和度升至95%。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家属理解。与医师沟通后暂不予拔出胃管,继续观察病人无不适感。
14:00与医师沟通后先吸出大量白色黏痰后再进行鼻饲,胃管内注食200ml,病人无不适感。各班做好交接:鼻饲前听诊患者痰液情况,必要时吸痰后再鼻饲。
置管第三天经过抗炎祛痰治疗,患者痰液减少,鼻饲前不用清理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后患者好转出院。
病案总结分析:
1. 该患者经胃管内注入食物约30ml,突然出现烦躁,咳嗽,血氧饱和度降至80%,在确定胃管位置的正确性后首先考虑病人是否发生了误吸。分析患者病史及结合自身有可能发生误吸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 患者90岁,高龄,消化系统功能退行性改变,消化能力下降,肌肉松弛易出现返流误吸。
(2) 患者脑梗死病史8年余,脑血管意外患者由于咳嗽、吞咽反射低下及贲门括约肌处于开放状态胃液易返流而造成误吸。
(3) 胃管的影响:由于鼻咽腔、食管内留有胃管,鼻饲病人原有的消化道生理环境被改变。一方面,异物的刺激使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增加;另一方面,胃管的留置使食管相对关闭不全,胃内容物易反流至口咽部经气管而误吸入肺;同时,胃管的留置更进一步减弱了咽反射。所用导管直径越粗,对食管下端括约肌的扩张开放作用越大,发生胃内容物反流的机会亦相应增加,误吸也更易发生。
2. 确定患者发生误吸后,首先应清理呼吸道尽快使呼吸道恢复通畅。通过吸出物判定是痰液还是鼻饲物。该患者吸出物为大量白色粘痰,不含食物残渣判定为痰液过多。分析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高龄,伴有呼吸道感染(肺炎,慢支),痰液增多,不易咳出。
(2)患者脑梗死病史,咽部感觉迟钝、咳嗽反射减弱,痰液排除困难。
(3)患者长期卧床,痰液易于积聚。
经查阅文献发现:
鼻饲后或鼻饲中胃内食物经贲门、食管由口腔流出为返流;进食前无咳嗽,鼻饲过程中连续咳嗽>2次,并伴喘憋为呛咳;患者突然出现呛咳、呼吸困难或咳出类似营养液样痰为误吸。
经分析此病人发生的并不是食物反流引起的误吸,而是痰液阻塞气道。
经验分享:
1. 对于高龄,伴有呼吸道感染,痰液增多,长期卧床患者,鼻饲前予以翻身叩背,听诊痰鸣音,彻底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吸痰)后再给予鼻饲饮食。鼻饲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变化,如出现气道分泌物增多,阻塞气道的情况应立即暂停鼻饲,并给予清除气道内分泌物。鼻饲后30分钟勿进行翻身或其他操作。
2.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不能只片面的解决问题,要进行评判性思考。当时医师质疑胃管置入位置,欲立即拔出,经和医师沟通再次判定胃管位置,分析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原因后给予保留胃管,对患者进行完整,全面和正确的评估,制定合适的措施,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将评判性思维方式应用于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来源:护理人)
【
返回
】 【
打印
】
Copyright© 2010 中国长照网 All Right Reserved
津ICP备2023010307号-2
支持:民政部 主办:中华慈善总会 资助:汇丰银行 承办:中华慈善总会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
1330212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