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人的合理膳食:
鉴于老年人的食欲已日趋下降,为此多样化的膳食形式是非常必要的,老年人常见的饮食困难状况有:吞咽困难和咀嚼困难。基于这些原因就会造成老人偏食,由此会影响老年人的健康,所以选择适合老年人营养需求的膳食形式是非常重要的。
老年人的能量需求逐渐递减,而对维他命和矿物质的需求量却逐渐增加,除此之外,老年人的饮水量也在渐渐减少。
厨师的观点:老年人需要丰富的维他命和矿物质,所以给老年人配餐要遵循这个原则,选择合适的食品。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的逐渐衰退,因此他们的饮食方式最好是少食多餐,即每天可以分六个时间段进餐—即8:00、10:00、
12:00、15:00、18:00、睡前。
在养老护理院中要保证老年人饮食营养成分的充分摄入,必须制定出种类多样的膳食类型。在合理安排老年人膳食的情况下,特别注意有计划地进食。
在此基础上要牢记老年人总是第一位的,他们对这件事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取决于他们的个人习惯和喜欢的食品和饮品。
饮食量和饮水量的逐渐减少,会导致老年人很多的健康问题,诸多的护理问题也是由于老年人缺乏营养和液体流失造成的,由此推断80%的老年人都有压疮、营养不良、缺氧等情况出现。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值得推荐的一种方式就是食物放在老人容易拿到的区域内。老年人用手拿着水果直接咬着吃,这种方式称做手指进食法,也是老年人倍受青睐的一种进食方法。午茶除了提供传统的果盘外,还可以换一些精致的小点心。具有同等营养价值的食品,还有蔬菜,譬如:未经烹炒的新鲜的胡萝卜、芹菜等。
为了保证老年人足够液体的摄入,我们提供了多样可供选择的饮品,有热茶、矿泉水、各种果汁,还有可以在果汁内加入苏打矿泉水,这是老年人非常喜欢的一种饮品。
2.经皮内窥镜做胃造瘘术:
经皮内窥镜做胃造瘘术适用于不能通过口腔、食管、胃正常饮食途径饮食,而要通过下胃管进行饮食的患者, 其饮食途径是通过一个导管与胃连接,导管是被一个固定片在胃粘膜表面固定的。
在下内窥镜之前,必须空腹6小时,两个专业护理员在内窥镜室做准备,把测心电图的电极按正确的位置放在身体上(心电监控),通过一个测氧器来观察血氧饱和度和脉搏,带好测血压袖带,要连续观察血压情况,所有数据都能一直在屏幕上显示。这些数据可以显示心脏血液循环的突发情况。
为了防止分泌物流出,在患者胸前铺一条无菌单,因为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和患者有接触,为了防止细菌污染,他们必须穿上防护长罩衣和带上防护手套(这时医生问患者,是否护理员已经和您沟通过了,患者说,是的,我很清楚)。
当内窥镜从口腔进入以后,口腔要带一个防护器具,氧气管插入鼻腔内,如果血氧饱和度降低,可以通过这个途径吸入氧气。
另外一位医生也要穿上无菌衣,内窥镜室医生在寻找合适的位置,此时房间内灯光变暗,内窥镜反射的光很明显地能够通过腹部看见,透过手指按压就可以检查到胃部和腹腔内是否有肠循环。
腹部消毒,然后铺上无菌单,此时要在检查一遍正确的位置,看看消毒区域是否有皮疹,麻醉针平稳地插入直至胃部,麻醉针所进入的位置和方向都可以通过内窥镜显示出来,然后用手术刀切开皮肤3-4mm,穿刺针沿切口直接插入,当针穿过胃部浅层表皮时,将针取出,导管留在胃内,用一根缝合线通过导管送入胃内,这根线与内窥镜端口相遇,并且被内窥镜前端的爪勾钩住,这时内窥镜医生将内窥镜从胃内慢慢拉出,同时确保线有足够的长度。
内窥镜
医生说:内窥镜出来了,线也出来了,此时把线和导管连在一起,通过这条线把这个导管从口腔送入胃内,直至压片与胃接触上,然后把管拉紧,使胃与腹腔充分接触,外面的导管固定片要用两块无菌纱布盖上,最后用粘膏固定。内窥镜医生要再检查一下胃管的位置,如果没有任何异常状况,患者当天可以喝茶,第二天就可以做喂饲饮食了。
3.胃管外口纱布更换:
这位患者是通过皮内窥镜下胃管并且通过胃管进食的,护理员想要给患者更换胃管外口的纱布,此时护理员来到患者面前,与患者打招呼说明情况。
调整床的高度至适合的工作位置,然后护理员准备相应的物品,胃管外口纱布更换需要的物品是:
1-2块消毒纱布
四个无菌棉球
橡皮膏
皮肤消毒液
手部消毒液
剪刀
垃圾袋
防护手套
首先把被子和支撑体位的垫子拿开,在护理员戴上无菌手套之后,要先把污染的纱布取下来,此时要注意,取纱布时不要用力,避免将导管拔出。污染纱布取下后,立即扔到垃圾桶内。
松开固定片的开关,将固定片向外移动。
无菌棉球用皮肤消毒液浸湿,管口处要用带有消毒液的无菌棉球消毒,从里向外消毒,消毒过程重复做,直到管口处干净为止,有结痂的地方都要清除干净,然后护理员检查管口处是否正常,要保证导管有活动范围,护理员轻轻摇动导管,其内径能够1-2cm深入胃中为正确,这样可以确保腹腔内的固定片不和胃长在一起。最后把无菌纱布在腹部和固定片之间围绕导管放置,如果导管口处过于潮湿,再放一块无菌纱布,破口方向与第一块相反,这时把胃内的固定片推回原处,外面的固定片有5-10mm 的活动量。再拿一块纱布放在固定片外面,护理员剪一块合适的橡皮膏,粘贴固定在纱布外面,轻轻按压,注意橡皮膏不要粘在导管上,最后护理员做详细地文字记录。
4.造瘘粪袋:
造瘘粪带在下列情况下可以使用,如果患者一天内会排很多次粥样便或者稀便,造瘘粪袋就会显示出很大的优势,造瘘粪袋固定片可以一直长时间保持在皮肤上,不需要每次便后都要更换。这样可以保护皮肤,减轻皮肤破损。
造瘘粪袋开放处应该保持在朝下的方向,这样可以顺畅地将沉积在粪袋内的排泄物排出去。粪袋口要用一个专用夹子或者尼龙搭扣封闭。患者自己打开粪袋口,将排泄物都挤到粪袋口,最终将排泄物挤到垃圾袋里。
为了将粪袋口安全的、卫生的封闭好,必须把粪袋口清洁干净。患者要用纱布或者卫生纸将粪袋口周围的污染物清洁干净。然后再一次地挤压粪袋将残余的排泄物挤出。用潮湿的棉签将袋口内清洁干净,从而产生了一个光滑的表面。只有这样才能将粪袋口封闭,以防稀释的排泄物流出和产生异味。粪袋口要折几下,最后用尼龙搭扣封闭好。垃圾袋被护理员裹好处理掉。
患者挤适量洗手液将手洗干净,这时就可以穿上衣服了。
5.膀胱预留管口的纱布更换:
护理员进房间,与被护理者打招呼,告知将要做什么。90%的泌尿系感染是通过膀胱预留管传播的。预留管如果是在腹部耻骨联合上方的位置,可以降低泌尿系感染的机率。但是这个位置的预留管需要进行特殊护理和良好的卫生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皮肤的保护措施就失效了。每两天就要换一次覆盖导管口的无菌纱布。
护理员需要准备的换药物品有:手部消毒液、皮肤消毒液、无菌纱布、绷带、污物托盘、一次性手套、清洁油、剪子。
护理员开始工作之前要通知患者,把患者的体位调整在一个舒适的位置。双手消毒之后,带上一次性手套。为了充分保证一个无菌的工作环境,可以再带一层手套。污染的纱布轻轻拿下来,立刻扔掉。同时将固定导管的粘膏也拿下来,检查皮肤是否正常。然后用清洁油把残留在皮肤上的粘腻物清洁掉,也可以做一下适当的备皮,在整个换药过程中要保证被护理者感觉舒适。
护理员先准备好无菌纱布。随着污染纱布的去掉,护理员的第二层手套也随之摘下来,随污物一同扔掉。在导管口周围要进行消毒。然后把导管口处的结痂用消毒棉球轻轻擦掉。护理员要仔细检查导管口。如果导管口有炎症,必须告之医生采取措施。导管口用两块无菌纱布覆盖。取无菌纱布可以用镊子或者直接用手(带一次性手套的)。最后再用一块无菌纱布覆盖在导管外面。用粘膏固定住纱布。
换药过程结束后,将患者放置在一个舒适的体位,盖好被子,注意导管系统不能弯曲,以便保持顺畅流动。所有污物及时处理掉,并且按要求记录工作情况。
6.尿液检查:
检查泌尿系统是否感染,要做尿液检查。在这个玻片上有带有不同试剂的试纸,通过观察试纸颜色变化,来判断尿液的异常情况。使用玻片前,要先注意一下它的保质期。
首先被检查者要用清水清洁阴部,然后将尿液排在指定的容器中。检查时先打开装有尿液容器的盖子,同时从载玻器中取出玻片,将玻片浸入尿液中,注意试纸要全部浸入尿液中,取出玻片,放在载玻器内,将玻片放在37°C的环境下培养,等待检查。
如果需要做更多方面的尿液检查,可以用一个10ml的针管取出尿液,备查,针头拔下扔掉,用专用活塞旋紧封闭针管口,然后将针柄折断,剩余的尿液处理掉,盛尿液的容器封闭好扔掉,最后打开冲洗机做清洁。
7. 老年人的着装:
在我们的文化领域中,着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穿着给我们提供了最基本的保护功能,衣服可以防止身体内热量散发,是一个很好的保护层。有了这个保护层,就可以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健康也因此得到了保障。另外服装也是人们个性化的一种表达方式。
人物一 这位老人83岁,曾经在她丈夫的印刷厂里从事办公室工作,当时穿着非常整齐干净,她认为:从穿着上可以看出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从服装穿着可以看出一个人从属于哪类社会群体以及本人的社会地位,对于老年人来说,穿着整齐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基本条件。
人物二 这位老人83岁,她认为,老年人穿着整齐干净是天经地义的,我想一直保持这种整齐干净,可是现在我需要帮助。我愿意尽力自己做,要不然生活就没意义了。
当老人进入老年护理院后,必须放弃一些自己的物品,随身使用的几件家具和几件衣服,就是老人工作了一生后留下的仅有的东西了。
人物三 这位老人90岁,她没有接受过任何的职业培训,因为当时没有钱。她的职业生涯中有三个方向,最后一个是在老年护理院中作为护理员工作了10年,她认为:人们穿着必须整齐,不一定是时尚的,但是必须要整洁干净。
每个老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穿衣服,穿着习惯和他们的个人经历有关系。
人物四 这位老人78岁,她从童年时就非常注重穿着的整齐,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变。
8. 刺激呼吸的按摩:
在身体护理结束后,通常将预防呼吸困难和帮助呼吸措施也纳入了护理工作中。刺激呼吸按摩的作用原理,就是刺激血管,帮助血液循环,由此呼吸也得到了充分的缓解。
刺激呼吸按摩是一种手法比较安静、比较轻柔的按摩方式,这种按摩能够促进深呼吸,降低呼吸频率,使胸部和背部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吸入和呼出的时间比为1:2。
被护理者坐在椅子上,上肢放在洗手池边缘支撑。护理员手上不可以戴戒指、手臂上不可以戴手镯和手表,不可以戴手套。
做按摩时,护理员双手要暖暖的;要使用按摩膏或油质护肤品;要保证一个充足的按摩时间和一个非常安静的室内环境。
护理员将按摩膏放在手掌心,触在被护理者背部皮肤上有规律地涂抹,从颈部慢慢滑到臀部,从第一下按摩开始护理员的手与被护理者的背部要始终保持在接触状态,按摩结束时双手不要同时离开,要延迟离开。
操作方式:手要由颈部向臀部划圈按摩,在按摩过程中,施加的力量应是逐渐减小,到臀部结束时,施加的力量就减少为零了;同时在脊椎的左侧和右侧要施加一些力量。护理员的手法节奏要根据自己的呼吸节奏来决定,呼出时加力。吸入时减力,吸入和呼出的时间比例为1:2,这样的按摩手法重复5-8次。最后从肩部沿着脊椎方向平行移动至臀部结束。
9.淋巴引流:
淋巴引流是一种特殊的按摩方式,是沿着淋巴管走向螺旋式和圆周式的按摩,淋巴引流可以促进体液循环,保持淋巴组织功能正常。
淋巴循环系统是血液循环系统的一部分,在人体组织结构中淋巴管起始于毛细淋巴管,很多淋巴管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淋巴结。静脉角是由同侧的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汇合而成的,淋巴循环系统在静脉角处与血液循环系统汇合。
淋巴液是一种流动在淋巴管内白色奶状的、浑浊液体,淋巴液中除了含有蛋白质以外,其他成分和血浆相似。淋巴液的作用是吸收新陈代谢的废物和组织内多余的液体。
淋巴引流可以应用在阵挛性静脉机能不健全造成的双下肢浮肿。
淋巴引流必须在接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士操作下进行,诸如理疗师和专业按摩师。
首先要对淋巴组织做预备动作,理疗师轻轻按压下肢淋巴管,淋巴组织结构就被激活了,淋巴引流从靠近身体中线处开始,沿着淋巴液流向慢慢向淋巴结方向推,这种按摩方式标准化应该是交替使用,即一次用力按压,接着一次轻轻按压。这样可以疏通淋巴液,淋巴液中含氧量高的血浆能够促使淋巴组织再生。由于淋巴液回流会造成短时间内血容量增加,多余的液体可以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按摩之后,必须要用止血绷带包扎,或者用压迫止血绷带,或者穿压迫止血高筒袜,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按摩后产生的效果,否则淋巴液将会产生回流扩散到其他部位,影响淋巴引流效果。
淋巴引流禁忌症:右侧心脏瓣膜闭锁不全者禁忌使用,因为淋巴管和血管是相通的,当淋巴液流入血管内,会加重心脏负担,出现心血管和血栓栓塞综合症。
10. 背部体位(仰卧位):
正确的背部体位应当是在肩部用两个大方枕支撑呈“A”字形状。
头部要稍微抬高一些,但是不可以将床头摇起。在上身变换体位之前,护理员首先将患侧下肢调整到一个正确的位置,即膝盖、脚尖应垂直于床面向上。患侧上肢的正确位置:手放在腹部正中,上臂在股骨大转子的上方用毛巾支撑垫起。
被护理者将健侧上肢放在护理员的肩头,然后上身呈对角线抬起,注意头部也要沿着运动方向随之抬起,紧接着护理员把方枕放在健侧肩下,枕头尖在头下,方枕呈三角形放置。下一步护理员告知被护理者抬头并转向健侧,同时护理员将第二个方枕按第一个方枕的形状放在患侧肩下,此时两个方枕在被护理者肩部形成“A”字形状。为了使这个体位更加舒适,通常情况下,头部下面还要放一个小枕头。
最后护理员还要检查一下,被护理者下肢是否呈放松状态,膝盖不能悬空,如果膝盖和床之间有空隙,要用毛巾或枕头支撑垫在下面,这样下肢就可以呈轻松状态了。
11. 体位变化—从仰卧位坐到床边:
被护理者的“A”字体位是移位到床边的前提条件,为了避免髋部受伤,要将患侧膝盖、脚尖调整到垂直于床面向上位置,即护理员用双手抓住患侧下肢旋转移动,并且用一只手支撑协助被护理者保持患侧下肢体位不动。然后使踝关节弯曲,把脚向头部方向移动,注意移动过程中下肢不要向内或向外翻转,护理员用自己的腿做支撑,保证被护理者双下肢呈弯曲状态不动。
然后护理员上臂要绕过被护理者下肢,双手放在被护理者的臀部下面用轻柔的力量沿着指向床尾的方向移动臀部至床边。
护理员用自己的腿支撑住被护理者的双下肢,双手抓住两个方枕,告知被护理者头部抬起,同时移动被护理者上身至臀部对侧床边。
用上述臀部移动方式再一次移动臀部至床边,而后将患侧下肢先放到床下,患侧上肢放在腹部,健侧上肢借助护理员的肩部力量,转动身体做起,健侧下肢随之移动到床边,被护理者调整自己的坐姿至舒适状态。
12. 从床上如何做到轮椅上:
护理员坐在被护理者患侧一边,一只手放在被护理者的膝盖上,另一只手放在被护理者的臀部下面,协助被护理者慢慢地移向轮椅处,在此过程中,护理员要随时提醒被护理者上身往前倾,是为了将其重心向足部转移。
每移动一步,两只脚都要随着身体位置的改变而调整位置,健侧上肢可以给被护理者指引运动方向,慢慢移动做到轮椅上。通过这样的体位变化被护理者可以练习如何转移重心,为站立做足准备。
要使被护理者在轮椅上做得更加舒适,护理员要将被护理者臀部向椅背移动,首先被护理者上身要向前倾,重心转移到足部,然后借助微薄力量臀部就可以向后移动了,这样展示的就是标准的轮椅坐姿。
13.穿衣帮助:
在穿上衣时要注意上身保持稳固的、对称的姿态,患侧上肢要用枕头垫上支撑,为了避免肩部受伤。护理员一只手放在被护理者的肘关节处支撑患侧,另一只手固定在腕关节。
被护理者可以自己将上衣从患侧上肢往上拉,在上衣往头上套的时候,患侧上肢要随之一起移动。
要充分的帮助被护理者患侧上肢在整个移动过程中随之移动,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避免肩部受伤,如果被护理者可以自行处理这些问题,那么护理员只需要观察,尽量让被护理者自己做。
14.患侧翻身体位:
为了使身体转到患侧,形成侧卧位,护理员必须首先将被护理者身体向健侧移动至与床边距离相近,然后将两条腿放在弯曲直立的位置上,臀部也随之往床边移动,最后上身也要在护理员帮助下一起往床边移动。
患侧上肢下面的枕头一定要拿出来放到旁边去,这样使上肢和肩部有足够的空间转动,而且保证肩部没有压力。轻轻向外侧转动上肢,使它和身体产生一点距离。
在转动身体时被护理者要主动协助护理员,使头部和上身向移动方向转动,两条腿呈弯曲状态,这样是为了使身体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头部要垫上一个厚枕头支撑,这样可以减轻头部施加给肩部的重量,为了使上身再继续往床边移动,护理员一只手放在患侧肩部下面,另一只手放在患侧胸骨下面,双手用力将身体拉过来。
完整的完成这个动作,护理员必须把被护理者头部抬起,还要用一个毛巾卷紧紧地放在被护理者的肩部和臀部与床接触的部位,这样是为了防止身体不稳固,又转回原位。
再把下面的腿伸直之前,上面的腿需要有一个支撑平面,这个平面可以用一个折起来的被子比较适合。
要使之伸直的那条腿应该是轻轻的拉直,伸展的长度应当是被护理者轻松达到能忍受的程度,这不需要把下肢完全伸直作为达到的目的,只要患侧下肢能够伸出来,这样就足够了。被护理者自我感觉,下肢肌肉是否处于放松状态,这样就可以确保一个完全正确的体位了。
患侧上臂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向外侧旋转并且尽力使其伸直,使肘关节朝向被子形成一个90°角,下臂不能完全放在床垫上,要用枕头或毛巾垫在下面支撑,使之抬高一些。
被护理者身体一定要处在一个无疼痛和放松的体位上,对于躁动的被护理者还应该在背部垫上一个枕头或被子支撑,以确保安全。
15.健侧翻身体位:
要使身体向健侧转动,首先应该将双下肢放在弯曲的位置上,并且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为了支撑他的两条腿,需用一条被子放在健侧下面,保证双下肢的位置不动。为了防止患侧肩部和上肢受伤,要在患侧下面垫上一个枕头支撑,把双侧上肢小心的拿到身体上面来。
再向健侧转动的过程中,患侧上肢也随之移动或借助于枕头的帮助,将臀部向床中间移动,背部用枕头固定支撑。
在下面那条腿伸直之前,首先要用被子或枕头放在上面那条腿的下面,这样可以防止被护理者向前摔倒,被子要紧贴着身体边放置,形成硬质支撑点,为了让股骨头保持固定在关节窝里,以免出现骨质损伤。
臀部越往前倾,上面的(上肢和下肢)一侧需要的支持越少。头部必须放在一个舒适的位置上,对于患侧上肢必须根据个人情况来确定位置,患侧上臂必须被支撑,肘关节要轻松放下。
从侧面观察这个体位,臀部向外侧旋转,至135°(与床面),不是所有的被护理者都能接受这个体位,如果臀部与床面成90°,那么患侧肢体就需要更多支持,臀部向后面移动至90°的过程中,大腿的上部要用一个枕头紧贴在腿部和被子之间垫上。
上身也要随之向同一方向移动,此时患侧上肢需要重新支撑,上臂要弯曲,紧贴在身体的位置放置,下臂要用枕头或毛巾向外侧旋转方向垫上支撑,背部支撑也要用枕头或被子。
这种体位变化,臀部从135°—90°或从90°—135°,可以很好地应用于褥疮患者转换身体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