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社工
今天,我们如何误读了社会工作?
更新时间:2015/2/6 8:37:48  点击率:926    字体大小:
       中国社工时报 

       一个不容质疑的事实是,“社会工作”已经逐渐成为当今中国炙手可热的关键词,而且,种种迹象表明,对于社会工作的关注还将继续升温。许多人甚至迫不及待地宣告:“社会工作的春天已经来临!”
  不过,值得警醒的是,因为种种原因,目前,我们所描绘出的社会工作图景既有瑰丽的一面,同时,也有不可避免的扭曲的一面,发现错谬,矫枉归正,这是社会工作健康发展过程中每个社会工作者不可或缺的责任和义务。
  大体说来,目前关于社会工作的普遍误读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异化
  所谓异化主要体现在将社会工作混同与心理咨询,毕竟两大专业都强调“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都拥有个案和小组等专业方法。但显而易见的是,社会工作发端于社会学,心理咨询脱胎于心理学;社会工作致力于案主社会大系统的修复,心理咨询专注于案主心理小宇宙的康复;社会工作注重的是案主社会功能的恢复,心理咨询关注的则是案主心理疾患的治疗,深入思考不难发现,二者的专业分野其实还是经纬分明的。
  第二、简化
  所谓简化主要指的是对社会工作过于简单化的理解,认为社会工作更多的只是拥有“助人自助”的价值观,同时,持有个案、小组和社区三大方法,简化导致的结果是,许多人误认为社会工作只是助人自助和三大方法的组合,令人遗憾的是,日常社会中,对社会工作的这种标签化刻板印象已经非常普遍。事实上,社会工作拥有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同时,社会工作也已经发展出了一系列独特的理论范式,而且,社会工作在助人方法上早已超越了所谓三大方法,更多地上升到了综融型的方法系统。
  第三、窄化
  窄化主要体现在许多人误认为社会工作主要是为弱势群体提供专业服务,因此,社会工作者就成了老弱病残专业户。特别要指出的是,目前的社会工作早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医学模式,摒弃了病理视角,更多地转向了优势视角,相应地,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也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倡导以及社会行动已经逐渐上升为当今社会工作干预的主要手段,由此所引发的社会工作形象重构远非三大方法所能比附。
  第四、矮化
  所谓矮化主要体现在将社会工作等同于居委工作,相应地,社会工作者就成了居委干部或社区工作者。目前,有的地方将“社区事务工作者”也简称为社工,实质上,只有“社会工作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工。将社会工作者混同与社区事务工作者严重降低了社会工作的专业门槛,扭曲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形象。仅就上海而言,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已经延伸到了青少年、司法矫正、戒毒、民政、妇联、残联、学校、医院、宗教、精神健康、灾后重建、外来人员、社区建设等众多领域,这已经大大超越了常规的社区范畴,也绝非居委干部所能解决。
  第五、泛化
  所谓泛化主要指的是误认为一切从事对人进行服务工作的人员全部都是社工,这种泛化的结果是,民政、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福利院等几乎所有的群团组织和服务机构的相关人员都全体或部分被归结为社工,如此一来,许多城市变戏法似地一夜之间拥有数万乃至数十万社会工作者,这种荒诞剧并非天方夜谭,而是正在某些地方堂而皇之地上演。
  第六、同化
  所谓同化主要指的是不加区别地将西方的社会工作移植到中国,误认为西方的社会工作不管制度还是理论以及方法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真理,本质而言,社会工作是羊毛,她附着在文化这个羊皮之上,文化的不同必然导致社会工作的差异,西方的文化建立于个人主义本位基础之上,而中国文化则建立在集体主义本位基础之上,大量的实务经验已经证明,中体西用的本土化道路才是当今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应有选择。
  关于社会工作的误读还有很多,这些误读在机构实务工作者、高校教育研究者以及政府官员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征,实事求是地说,社会工作即使在世界范围中也是一个年轻的而且日新月异的学科,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大规模地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也只是晚近之事,因此,对社会工作存在各种各样的异见也属合情合理,不应过于苛责。但是,按照社会工作经典理论认知行为来看,认知决定行为,错误的认知导致错误的行为,正确的认知导致正确的行为。目前的社会工作已经上升为推动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被赋予了更多更深的意义,这给每一个社会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而又紧迫的课题: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一个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有机结合的学科,相应地,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工作需要我们每一个社会工作者及相关人员既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理论智慧,同时,也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介入实务以便增长实践智慧,只有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的持续双修才能保证我们无限趋近于社会工作这个看似平凡其实神秘的美丽女神!
返回】 【打印
  Copyright© 2010 中国长照网 All Right Reserved 津ICP备2023010307号-2
支持:民政部 主办:中华慈善总会 资助:汇丰银行 承办:中华慈善总会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