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康复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康复治疗
更新时间:2020/2/11 12:27:41  点击率:561    字体大小:

心力衰竭康复治疗的必要性

我国的流行病学统计显示:心力衰竭( CHF) 作为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正在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全球心衰患者以每年200万的速度递增,且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 

CHF的康复治疗提供了干预的新视角 

1.CHF具有高患病率、高住院率、高病死率;

2.CHF恶化是导致再住院的最常见原因;

3.住院病人CHF 死亡率约占心脏病总死亡率半数;

4.CHF成为心脏治疗的最后战场。 

心力衰竭康复治疗的国际临床试验 

早期康复训练增加患者运动能力(3 months) 

长期康复训练患者Peak VO 2 升高

长期康复患者全因死亡和再住院率下降

长期康复心血管死亡和心衰再住院率下降

HF-ACTION -未增加心衰患者心脏及运动相关不良事件

CHF康复治疗的国际临床试验 (2)Ex-DHF

Ex-DHF证实运动训练可以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康复治疗方案的实施 

运动康复作用

运动康复尤其是有氧运动是心衰患者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

1)改善心衰患者运动耐力和心力储备。

2)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3)调节神经激素水平及功能。

4)改善生活质量、 提高寿命(14个月 再住院率降低19%,死亡率降低22%)。

CHF康复训练适应征

依据ACC/AHA成人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慢性心力衰竭分级标准,被列为B级和C级的慢性心力衰竭均应考虑进行运动康复。

CHF康复训练禁忌征

CHF患者在实施运动康复前,应遵循AHA指南,常规进行运动能力评估,常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

CPET 

CPET是综合应用呼吸气体监测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活动平板或踏车技术, 实时检测在不同负 荷条件下, 机体氧耗量和CO2排出量的动态变化, 从而客观定量地评价心脏储备功能和运动耐力, 是评定CHF患者心脏功能的金标准, 且是制定患者运动处方的根据。 

临床常选用踏车及运动平板为运动模式,基于踏车的安全、方便性,选用踏车的比例更高, 常采用运动功率逐渐增加的方案。

1.耗氧量(V02):是指单位时间内机体从肺泡及肺血流摄取的氧气量。 V02max是评价心功能不全患者有氧代谢能力的最好指标,是判断心肺功能的重要标准。

2.无氧阈(anaerobic thresholdAT): 是指人体在逐级递增负荷运动中, 有氧代谢已不能满足运动肌肉的能量需求,开始大量动用无氧代谢供能的临界点。大多数的心功能不全患者AT下降。训练提高AT,可显著增加个体进行持续次极量活动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3.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 of EnergyMET):根据亚洲人1MET=3 5 ml·kg-1·min-1的标准计算出METS值,根据METs值来确定有氧运动处方。

美国心脏协会危险分层标准及活动耐受量 

运动处方

个体化的运动处方的定制

运动种类: 推荐有氧运动, 包括步行、 慢跑、 游泳、 健身操等。

运动总时间: 45-60分钟,

准备活动: 15-20分,

训练活动:20-30

结束活动: 5-10分。

运动频率: 3-5/周。

 

修改或者中止训练计划的标准

明显呼吸困难或乏力

运动中呼吸频率>40/

出现S3或者肺内啰音

肺内啰音增加

第二心音亢进

脉压<10mmHg

运动加量时血压下降(>10mmHg

运动中室上性或室性早搏增加

大汗、 苍白或者意识不清

 

运动注意事项

1.医务人员 咨询与指导,必要时监护下进行

2.理解个人的限制

3.小量开始,逐渐增量(循序渐进)

4.选择适当的运动,避免竞技性运动

5.只在感觉良好时运动

6.定期检查和修正运动处方,避免过度训练

 

多学科管理及随访管理

欧美心衰指南一致推荐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用于CHF管理模式和监测:

1)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制定出入院计划

2) 心内科医生制定并简化药物治疗方案

3) 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对CHF患者进行教育

4) 营养学专家进行营养评估和指导

5)研究团队提供强化的家庭护理随访、个体化的家庭访视和电话联系。

荟萃分析结果显示, 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改善了CHF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了医疗总费用。 使CHF死亡率降低25%, 再入院率降低26%

 

CHF患者随访管理 

总 结

1.CHF是心脏病治疗的最后战场。

2.HF-ACTION试验及Ex-DHF试验证实无论是EF减低还是EF保留的心衰患者进行运动训练均可取得较好疗效;

3.注意运动训练的适应证、禁忌证,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

4.多学科管理和随访管理可以减少CHF的住院率。(来源L康复汇)

 

返回】 【打印
  Copyright© 2010 中国长照网 All Right Reserved 津ICP备2023010307号-2
支持:民政部 主办:中华慈善总会 资助:汇丰银行 承办:中华慈善总会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