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康复
肺功能的康复训练
更新时间:2020/2/13 19:43:59  点击率:547    字体大小:
  呼吸肌的作用
  呼吸肌包括横膈肌肋间肌腹肌辅助呼吸肌。
  呼吸肌锻炼-提高呼吸肌频率,增加膈肌活动度,改善通气换气功能,达到改善身体健康状况的作用。
  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肺内压与外界大气压间的压力差是呼吸的直接动力。
  呼吸肌锻炼的好处:减少住院天数,提高患者自理能力,降低医疗费用,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功能。
  肺部机能障碍引起的恶性循环换:呼吸困难、运动受限、仰卧和坐位时间加长、身体机能失调下降、呼吸困难增大、肺部机能障碍。
  呼吸康复训练的作用:
  1、通过对呼吸运动的控制和调节来改善呼吸功能。
  2、在增加呼吸肌的随意运动时,呼吸容量可明显增加,从而改善了氧气的吸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3、通过主动训练可以改善胸廓和肺组织的顺应性,同时,随着血液循环的改善,有利于肺部及支气管炎症的吸收及肺组织的修复。
  4、辅助呼吸肌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呼吸深度,但使用不当时,可增加无效耗氧量,加重呼吸困难症状。
  5、当辅助呼吸肌过度紧张时,应给予安静,放松治疗,从而减轻呼吸困难症状。
  呼吸训练的目的:
  提高运动的耐受力
  提高精神承受力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增加多疾病的认识
  提高生活质量
  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稳定疾病
  减少住院次数
  减少担心和恐惧
  呼吸训练的目标:
  1、改善换气;
  2、增加咳嗽机制的效率;
  3、改善呼吸肌的肌力、耐力及协调性;
  4、保持或改善胸廓的活动度;
  5、建立有效呼吸方式;促进放松;
  6、教育患者处理呼吸急促;
  7、增强患者整体的功能。
  呼吸肌练习方法
  1、横膈肌阻力训练
  患者仰卧位,头稍抬高的姿势。
  首先让患者掌握横膈吸气。
  在患者上腹部放置1-2kg(3-5lb)的沙袋。
  让患者深呼吸气同时保持上胸廓平静,沙袋重量必须不妨碍膈肌活动及上腹部鼓起为宜。
  逐渐延长患者阻力呼吸同时,当患者可以保持横膈肌呼吸模式且吸气不会使用到辅助肌约15分钟时,则可增加沙袋重量。
  2、吸气阻力训练              
  患者经手握式阻力训练器吸气。吸气阻力训练器管径愈窄则阻力愈大。
   每天进行阻力吸气数次。每次训练时间逐渐增加到20分钟,30分钟,以增加吸气肌耐力。
  当患者的吸气肌力/耐力有改善时,逐渐将训练器的管子直径减小。
  3、膈肌呼吸(腹式呼吸)
   方法:
  1、患者处于舒适放松姿势,斜躺坐姿位。
  2、治疗师将手放置于前肋骨下文的腹直肌上。
  3、让患者用鼻缓慢地深吸气,患者的肩部及胸廓保持平静,只有腹部鼓起。
  4、然后让患者用口呼气,将空气缓慢地排除体外。
  5、重复上述动作3—4次后休息,不要让患者换气过度。
  6、让患者将手指放置于腹直肌上,体会腹部的运动,吸气时手上升,呼气时手下降。
  7、当患者学会膈肌呼吸后,让患者用鼻吸气,以口呼气。
  8、让患者在各种体位及活动下练习膈肌呼吸。
  4、松动一侧的胸腔
  患者坐位,在吸气时朝胸腔紧绷的相反侧弯曲以牵拉绷紧的组织,并且扩张该侧的胸腔。
  患者朝紧绷侧侧屈并呼气时,将握拳的手,推紧绷侧胸壁。
  接着患者上举胸腔紧绷侧的上肢过肩,并朝另一侧弯曲。这使紧绷侧组织做额外的牵张。
  5、松动上胸部及牵张胸肌
  患者坐位,两手在头后方交叉握,深吸气时做手臂水平外展的动作。

  患者呼气时将手、肘靠在一起,并且身体往前弯。

  6、松动上胸部及肩关节

  患者坐位,吸气时两上肢伸直,掌心朝前举高过头。然后,呼气时身体前弯,手着地。
  7、有效的咳嗽训练
  患者处于放松舒适姿势  坐位或身体前倾,颈部稍微屈曲。
  患者掌握膈肌呼吸,强调深呼吸。
  治疗师示范咳嗽及腹肌收缩。
  患者双手置与腹部且在呼气时做3次哈气以感觉腹肌的收缩。
  患者练习发“k”的声音以感觉声带绷紧、声门关闭及腹肌收缩。
  当患者将这些动作结合时,指导患者做深但放松的吸气,接着做急剧的双重咳嗽。单独呼气时的第2个咳嗽比较有效。
  患者肺康复的收益
  提高运动能力
  减轻呼吸困难
  提高相关的生活质量
  降低住院率
  提高生存率(来源: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康复中心 


返回】 【打印
  Copyright© 2010 中国长照网 All Right Reserved 津ICP备2023010307号-2
支持:民政部 主办:中华慈善总会 资助:汇丰银行 承办:中华慈善总会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