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长照
学术交流
会员专区
公益项目
出版刊物
学术交流
心理
护理院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疏导
更新时间:2015/1/27 9:35:09 点击率:1063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更新时间:2015/1/27 9:35:09 点击率:1063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更新时间:2015/1/27 9:35:09 点击率:1063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一、 老年人引起心理变化常见原因:
1、心里孤独
造成老年人孤独的最普遍原因是:退休在家,离开了工作岗位和长期相处的同事,终日无所事事,孤寂凄凉之情油然而生。儿女分开居住,寡朋少友,缺少社交活动。丧偶或离婚,老来孑然一身。老年人最怕孤独,很容易产生一种“被遗弃感”,继而使老人对自身存在的价值表示怀疑、抑郁、绝望。
2、心理空虚
这种问题多见于退休不久或退休缺乏足够思想准备的老人。他们从长期紧张、有序的工作与生活状态突然转人到松散、无规律的生活状态,一时很难适应,他们感到时间过得很慢,难以打发。伴随“空虚感”而导致的问题往往是情绪的低沉或烦躁不安,有时可以达到使人想死的程度,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威胁很大。
3、情绪变化
老年期是人生旅途的最后一段,也是人生的“丧失期”,例如“丧失”工作、丧失权力和地位、丧失金钱、丧失亲人、丧失健康等。另外,由于大脑和机体的衰老,老人往往产生不同程度的性情改变,老年人的性情改变,常常加大了他们与后辈、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导致社会适应能力的缺乏。
4、记忆力减退
不少老年人都时常为自己的记忆力不好而深感苦恼,例如,出门忘记带钥匙,炒菜忘了放盐,刚才介绍过的客人,转眼便叫不出人家的名字,一会儿找不到手表,一会儿找不到眼镜等等。记忆力减退是大脑细胞衰老、蜕变的常见现象,发展严重则可能导致老年痴呆。
5、睡眠问题
老年人大多数睡眠减少、睡眠浅、易惊醒,有的老人同时有入睡困难和早醒,这也是脑功能的自然现象。由于老年人睡眠的质和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也是脑功能削弱的显著标志。
二、 老年人心理变化的特点
1、自尊感与自卑感共存
所谓自尊感,是指他人的言行满足尊重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情感。老年人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就会在有损自尊的行为面前有所约束,以维护自己的荣誉和尊严;自尊感还有利于老年人延长独立生活能力,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当自尊感的需要不能得到应有的满足时,老年人往往会以愤懑的情绪表现出来,或者走向事物的反面产生自卑感。
所谓自卑感,是指个体过低地评价自己或自尊感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感。自卑感是一种消极情绪,它可以抑制老年人的自信心,使老年人自我封闭、自我狐立、自我退缩,减少社会交往。严重的自卑感甚至诱发老年人自我否定,走上轻生道路。
2、空虚感与孤独感共生
所谓空虚感,是指个休在空闲状态对时间高估,不知如何打发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每天早出晚归忙忙碌碌不会有空虚感,有事业追求和精神寄托也不会有空虚感,老年人离退休以后,可自由支配的空闲时间多了,如没有新的内容来充实,缺乏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就会感到百无聊赖,时辰难熬。空虚感是一种消极情绪,容易引起老年人失眠、不安,对周围事物丧失兴趣,甚至对人生意义悲观失望。
所谓孤独感,是指个体由于社会交往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如因离退休,社会交往频率降低,交往圈子缩小,容易产生离群后的空寂感;因突然遭受丧偶、故友亲朋生离死别的强烈刺激而陷入缄默寡言,长期独处,与世隔绝;因搬迁、子女分居而造成没有谈话对象的无奈。孤独感是老年期较常见的一种消极情绪,严重的孤独感易导致老年人人格变态,有碍健康,甚至影响寿命。
3、焦虑感与抑郁感相伴
所谓焦虑感,是指个体在面临现实存在的或预计会出现的对自身会产生某种威胁的客观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心理体验。老年期是角色转变最频繁的时期,有些老年人或因不适应新角色或因没有及时退出旧角色而引起角色冲突,手足无措,产生焦虑感;有些老年人或因退休后收入减少,经济窘迫或因担心自尊心受到损害而产生焦虑感。从积极方面看,焦虑感起到增强老年人改变现状紧迫性的作用;在更多的情况下焦虑感会给老年人带来消极作用。
所谓抑郁感,是指个体因目标追求受挫折而悲观失望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老年人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经历过种种坎坷,他们为社会上的某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而忧心忡忡,为自己身体的某些不适迟迟不能排除而担忧疑惑,为得不到子女和周围人的理解和体谅而郁闷伤感。
4、衰老感和怀旧感同现
所谓衰老感,是指个体面临正常生理衰老现象或退休、丧偶等生活事件而产生的“老不中用了”的心理体验。衰老感使老年人受消极自我暗示的影响,加剧大脑功能的衰老甚至病变,从而产生短期记忆明显下降,临时遗忘显著;在态度和行为方面变得固执、怪癖,过度关注自身的生理变化,自我封闭;严重的衰老感甚至会引发濒死感。
所谓怀旧感,是指个体面对老年期有的处境而产生的对年轻时代或故人、故物怀念和留念的一种心理体验。大多数老年人都有这种心理状态。有些老人将其作为同衰老抗衡的心理自慰方法;有些老人喜欢用老眼光看新问题,就不容易从现实困惑中解脱出来;沉浸在对已故亲人的极度思念之中,难免心绪忧伤,悲观失望。这种怀旧心理无疑会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
三、 理解和掌握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1. 健康需求 :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惧死心理,故健康对老年人来说是特别关心的一件事情。
2. 依存需求: 人到老年精力、体力、脑力都有所下降,有的生活不完全自理,希望得到关心照顾。子女孝顺将会使他们感到老有所依。
3. 和睦需求 :老年人都希望自己有和睦的家庭环境,邻居关系融洽,互敬互爱、互相帮助,老年人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4. 安静需求 :老年人一般都喜欢安静怕吵怕乱。
5. 尊敬需求: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会有情绪低落,如果得不到尊重,会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不愿出门,长期下去则会引起抑郁和消沉,为疾病埋下祸根。
6. 求偶需求: 老年人丧偶后,生活寂寞。子女照顾也非长久之计,所以子女应该支持老年人的求偶需求。
四、 老年人心理问题的疏导技巧
1)走近老人:
走进病房、走近老人。通过生活中的小问题如:问寒问暖,拉拉手、盖被、倒水喂饭等等举手之劳来拉近距离,并且对老人提出的合理问题不厌其烦解释,直到满意;对老人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采集化验标本或检查等需要老人配合时应先做好沟通,征得老人的同意,不做有损老人利益或其敌视、反感的事情,通过我们的真心、细心、耐心、用心、爱心来取得老人的信任,从而了解老人的个性及思考问题的方式。
2)倾听:
住院老人由于各种原因,大多出现表达上的缺陷,比如,有些人思绪条理不清,语无伦次,颠三倒四,啰啰嗦嗦,表达模糊;有些人用语不准,反复重复,词不达意,以至别人不知其所云。只有给老人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诉说,并且认真,有兴趣,设身处地地听,并适当地表示理解,对其讲的任何内容不表现出惊讶、厌恶、奇怪等神态。还要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对老人的倾诉做出反应,比如,“噢”、“嗯”、“是的”、等等,以及点头、目光注视、身体姿势、动作变化等做为鼓励性回应。倾听不仅用耳,更要用心,不但要听懂老人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所表达出来的东西,还要听出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和隐含的意思。随时表现出对老人讲述的内容感兴趣。一个好的疏导者,首先必须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同那些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的人比起来,那些自己说话不多、热情的关注别人讲话的人,更容易赢得对方的信赖,更容易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如果能运用以上技巧,,就可以缩短走进老人的内心世界的时间。
3)共情:
此词还有许多叫法,比如投情、神入、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等等,就是体验老人的内心世界,即借助老人的言行,深入老人的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把握老人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如:“假如我是对方,我的期望是什么?;如果是我,我该如何面对等等”。通过共情使老人尤其是那些迫切需要获得理解、关怀和情感倾诉的老人感到自己被理解、被悦纳,从而会感到愉快、满足,并促使老人更积极的进行自我表达和自我倾诉。
4)关注与支持:
积极的关注就是对老人的言行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从而使老人拥有积极的价值观。从优势视角角度讲:“一个人无论他如何不受欢迎,在特定条件下都具有优势,包括体验,个人品德、天赋、感悟、灵性、意义和社区资源……,即使是一个表面看来没有任何能量的人都有可能隐藏天赋,如:有些老人会唱歌、画画、演奏乐器等等,当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可以表现及向别人展示的平台时,不但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也融洽了医患关系。如:我们开展的“夕阳余晖”活动,通过定期的举行老人们参加的团体活动和更新夕阳园地知识内容,不但丰富了老人们的生活,同时在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上也收到了明显效果。
五、给老人的悄悄话
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过程,是不能改变的客观规律。只是,每个人活的时间有长有短,那些长寿的人往往拥有健康的心态。那么,如何保持健康心态呢?
1)热爱生活:科学的生活方式能够保证每天都有规律的生活,并保持稳定的情绪。另外,对生活的热爱能够带来饱满的情绪,从而使人类的身体处于良好的状态,延缓衰老。
2)笑口常开:“笑一笑。十年少”。笑是一件简单愉快的脸部运动,笑的时候,至少能让人脸上 43 块肌肉中的 31 块运动起来。笑可以使脸部肌肉得到有效的放松,缓解情绪、抒发情感,同时增强免疫力,使人长寿。
3)豁达心胸:根据调查显示,长寿的人大都心胸开阔、性格直率、待人处世热情认真、开朗乐观。乐观向上,心胸豁达的人生观,自然让身体远离疾病的困扰。
4)淡泊名利:淡泊名利、知足常乐。许多人为了权力地位而争斗不休,大大损耗了自己的体力和精力,使身体迅速衰竭。淡泊名利的人能过好自己的每一天,不怨天尤人,活得开开心心。
六、温馨提示:
对于长期、严重的心理问题,只要老人愿意,可通过个案一对一咨询的方式进行解决。
【
返回
】 【
打印
】
Copyright© 2010 中国长照网 All Right Reserved
津ICP备2023010307号-2
支持:民政部 主办:中华慈善总会 资助:汇丰银行 承办:中华慈善总会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
1330212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