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实务,你们第一个想到的会是什么,小组活动策划,服务对象,服务技巧技能,活动物资筹备,还有什么?我第一点想到的小组活动策划,其次就是一线社工。之前谈过自己对小组活动策划的想法,本篇,我想谈谈第二点,我看到的一线社工。
原谅我是初生牛犊,实务经验不足,以下本文阐述的所见、所想,必然有明显的局限性,但毕竟是“我看”,不是吗?那接下来就说说我看到的都是些什么。
其一,闭门造车的做法和信息泛滥的现在,注定是不会相亲相爱的。
在努力着的一线社工,年轻的我们来到了这个岗位,不是为了简简单单地按部就班做些什么,在完成日常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更多地想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然而课堂上的理论被印刷了这么多年,难道走出校门的你愿意仍然紧闭双眼、紧闭大门,自得其乐闭门造车?怎可以抛开外面精彩的世界?
倘若你仔细观察,你便会发现,那些你身边看起来比你“优秀”的、比你“博学”人,其实不过就是因为那些人带给你未曾看到、未曾接触的另一个世界,或者是另一扇窗户。所以,优秀、博学加“”也是如此,你难道真的相信自己也就如此平平?你难道真的愿意自己的实务工作就这样不咸不淡?不要告诉我答案是“对呀,不曾想过。”我不信。
从你选择了做一名社工,你就有过想挑战、考验自己的念头,即使一闪而过。不要急于否认,你就闭上眼问问你自己,“第一次,自己带小组实务是什么感受?从前期准备到现场实践。”
试一试开门,不闭门造车,让自己“同流合污”到信息泛滥的圈子里;闻一闻墨香,不拘泥现在,顺道看看可否引经据典为现在干枯的自己服务。
作为一线社工,别让自己脱离一线。
其二,记住你的案主不是唯一要精心准备去沟通的人,还有身边人和陌生人。
一线社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事实上是非常高的,最近距离的面对面意味着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每一个工作日,作为一线社工人员,都会在为案主的事情做准备,无论是个案面谈的时间、地点、问题准备,还是对案主的需求评估分析以及记录,又或者是小组的活动策划准备等等。
一线社工人员敬职敬业值得赞扬的同时,不能忘了,沟通,不是只有你的服务对象。沟通的技巧不是在书上就能纸上谈兵的,你可记得上一次服务过程中沟通失败的挫败感吗?我知道你在努力学习那些沟通技巧,可是你还记得“学以致用”吗?精心准备为案主服务之前,请记得身边的人和陌生人。
多久,你没有和身边人好好沟通?多久,你没有认识新的朋友?多久,你没能和陌生人说上一句话?专心工作不是禁锢自己,理论学习需要实践消化,试一试,和身边的人好好说说话聊聊天,意料之外的收获在等你。
其三,个人的局限性也应该学会接受“接纳”的服务技巧,工作过程中的适当“去个性化”是必要的。
在大学的课堂里,我学了大家都熟知的社工实务技巧有几大方法,“接纳”又是其中的重要技巧之一,其分量清晰可见,但其影响可有渗透到你们?对新入职员工的接纳、对实习生的接纳、对其他同工想法的接纳、对自己现状的接纳等等,你想过在这些过程中“接纳”的存在吗?也许有,也许没有。
众所周知“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也就是“个性”。在工作过程中,低头看看自己,这种个性的如影随形也是显而易见。这个同事喜欢八卦、那个同事喜怒于色,这个同事注重环保、那个同事注重效率等等,抬头看看身边人,是不是如此?一直强调实务中要综合运用各种技巧的我们在工作中,可曾想过我们自己会“接纳”吗?
学会接纳一些新的稚嫩的观点和看法,而不是简单的固执己见,即使这观点不成熟甚至荒诞,但是这些都是新血液。新鲜血液的的涌现代表的是组织器官的运作,是一种生命生长的迹象。常常被教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我们其实还有一句话,“己所欲,勿施于人”。后者在我们的社工价值伦理和实务技巧中都有涉及,不知道各位可有印象?在我看来,在实务工作中的适当的“去个性化”以及“接纳”技巧的自我运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四,修炼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立体的人,而不是平面人,更不是橡皮人。
立体和平面两个相对的概念大家应该能够顾名思义,首先我们有身高有体型已经兼具了立体几何三维概念里的长和宽了,可是我们的高度呢?换一种说法,就是我们的深度。菱角分明未必就是坏事儿,只是空有其表的空城计也不是每次都会笨鱼上钩的,肚子上没几两肉怎么抵挡这一波波的严寒?作为管理人员的你,自身深度的挖掘和填充是必要的。
那么,你愿意做橡皮人吗?王朔的“橡皮人”是指在工作中那群“没有神经、痛感、效率和反应”的人。走在路上的你、坐在地铁和公交上的你,是麻木着没有表情的,还是你内心还有未绽放的微笑,你还记得大学甚至高中那张爆痘不羁却还在微笑的脸吗?
你是橡皮人还是正在橡皮化。真庆幸,我们还有督导。
其五,高效不是单调、沉闷的办公氛围里造就的,积淀不仅仅是你有了几年几年的“工作”经验。
在这一点的前半部分,我不过是想要在团体办公室的角度来强调,我们不是不是橡皮一样的团队,更不做橡皮一样的团队。活跃的办公氛围换来的是脑洞大开的新思路和新理念,多层次多角度的办公交流不是所有时候都是你觉得的浪费时间,也许还有高效的问题解决。
这一点的后半部分则是再否定一次“经验主义”。积淀的方式有很多种,时间的物理性累加虽说是比较没有技术含量的,但是不能否认这其中的坚持。那么除了时间,就是还有类型多样的化学性累加,化学性累加是为了强调质的变化。多少年的工作经验,这其中可以内化为自身的成长和丰满,或者更为重要吧。
好吧,我一个实习生,初生牛犊不懂事,废话有点多。但是,确实是我自己的所见所想。
边走边想,看官莫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