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老年时报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突出椎间盘的机械性压迫是腰突症的病因,但无法解释下列现象: 1.腰突症病人的病变组织结构或形态学改变的程度与腰腿痛的轻重或失能状况并不相符。有些突出物很大但症状轻微,而有些突出物虽小甚至并无髓核突出征象,却痛得厉害。 2.椎间盘突出后若仅对神经根机械性压迫,只会出现感觉异常,并不会产生疼痛。只有当神经根周围继发了无菌性炎症,才会出现疼痛等症状。 3.临床上一些神经根压迫性疼痛,在未解除压迫的情况下,经保守治疗亦可治愈或缓解,但有些患者治愈后CT复查可见突出物依旧。 4.正常人30%有椎间盘突出,甚至有大块髓核突出却毫无症状,即无症状性腰椎间盘突出(ALDH),显然椎间盘突出等腰椎病变丧并非是腰腿痛的病因,而是腰突症发病的病理基础。 腰突症的病因: 1.炎性反应:因神经根外膜组织极不发达,无弹性缓冲作用和化学屏障功能。当神经根受到压迫刺激后,使患者敏感的神经发生缺血、缺氧及代谢障碍,造成聚集在神经根内或其周围的致痛性代谢废物或炎性介质不能被清除,刺激神经根诱发根性疼痛。 2.免疫性炎症:椎间盘自胚胎发育成熟后血管即退化而无血供。椎间盘被纤维环包裹与血液循环隔绝,因而具有自身抗原特性。无论椎间盘突出或退变,一旦纤维环出现裂隙,紧贴于椎间盘上的后纵韧带破裂,髓核液中的椎间盘抗原物质即溢出到硬膜外腔,其抗原成分与血液循环接触后,即可诱发自身免疫应答反应而产生免疫性炎症,刺激神经末梢伤害感受器而致痛。 治疗对策: 中药内治腰突症的治愈率为64%~76%,总有效率为90%~98.2%。中药外治的总有效率为90%~96%。对重症腰突症可采用中药内外兼治疗法。 本病属中医“痹痛”范畴。其病因病机为劳伤肾虚,气滞血淤,风寒湿困,经络失荣,邪入经络。故以祛淤止痛、活血通络、滋补肝肾为治则,治以腰康汤。 药用制马钱子、全蝎、川牛膝、川乌、川椒、五加皮、羌活、细辛等为基本方,临证加减。方中制马钱子消肿散结,通络止痛;川牛膝活血祛淤,通络止痛;全蝎性善走窜,通经络,行气血而止痛;五加皮祛风散寒除湿,强盘壮骨通痹;川乌温经散寒,活络止痛;川椒、羌活祛风胜湿止痛;细辛辛温,辛则通达营卫,温则散寒止痛,在内川乌温之,细辛散之;在外细辛疏之,川乌鼓之,则表里内外之寒皆可尽除。诸药合用可收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化淤除湿,疗痹止痛之效。并在腰椎外敷磁药贴,内外兼治药力叠加,共奏补肾壮骨、强筋壮骨、活血化淤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