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者照护笔谈

失能者照护笔谈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二十二)
更新时间:2022/9/21 11:03:29  点击率:279    字体大小:

  康复照护

  失能者不能因为失能而不采纳以下良好的健康习惯:平衡饮食,不吸烟,年度体检,常规口腔护理,乳房和睾丸检查,有规律地锻炼,每天抽时间放松自己,拜访亲友,交谈感受,参与有意义的活动,注意安全,系好安全带等。

  失能者更应该在照护者帮助下做事以获得独立感。照护者的目的是教授、训练、激发和鼓励失能者,提倡其独立、自理和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尽可能多的自己做在体力上和精神上能够力所能及完成的事情,以达到最佳健康状态。

  照护者要教给失能者重要的技巧以使其获得独立的能力,步骤如下:告知失能者学习和训练的目的和意义,作出清晰的技巧学习指导,让失能者重复拟学习的内容,照护者给其做出示范,以及照护者要对失能者学习训练的进展,保持足够的耐心。

  当失能者不能或缺少充分和足够的活动与锻炼时,就会出现许多生理、病理和心理的问题。诸如:压疮、便秘、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甚至畸形、疲惫、血栓形成、肺炎、骨质疏松、健康状态和独立性减退等。当失能者参与主动或被动的活动与锻炼时,其无论是生理、病理上,还是心理、情绪上都会感到更好些,运动的缺失常常会导致失能者感到压抑、愤怒、无助和孤独。

  关节运动

  为使失能者通过活动和锻炼获得最大程度的受益,照护者应帮助其有规律地做各种活动,如一天做3次关节活动、4次散步等。这种有规律的活动会帮助失能者肌肉、关节和身体的各个系统的功能恢复到正常。

  关节活动可以是失能者主动完成,也可以是被动完成。被动关节活动和锻炼,对于不能自主完成活动和锻炼的失能者尤为重要。因为肌肉不活动就会萎缩,关节就会永久性弯曲,导致肢体挛缩。譬如屈曲的腕关节会导致手掌移向手臂的内侧,直接会影响到失能者的吃饭、穿衣和登厕等。

  行走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有时需要提供拐杖和助行器等辅具,帮助其完成行走锻炼。帮助失能者做被动的关节运动时,一般先做上半身,再做下半身。做关节活动常常与时间的安排有关,譬如一个患有关节炎的失能者,因为其肌肉僵硬,早晨不会有太大动作的活动;而在傍晚和洗完澡后,就有可能做更多的关节活动。

  当失能者发现听力丧失时会变得沮丧,因为其听不见自己在说什么,其说话方式也会发生改变。照护者可使用以下方法:与其说话前,轻轻触摸其手或手臂,以引起其注意。尽量减少说话时周围环境的噪音,免除干扰的因素。说话时应与其面对面,使双方都能看见嘴巴的动作和面部的表情。不能捂着嘴巴或戴着口罩说话。说话要缓慢、清晰且比平常时的语调略高些,要让其读懂嘴唇的运动,完成理解。可用身体语言以及用书写的方式进行交流。当紧急情况发生时,要优先帮助听力丧失的失能者。

  大多数视力受损者不能被治愈,当为其提供照护时,应遵循以下规则:尽可能站在其看得见的地方,譬如阳光下。要用声音告诉其你是谁?以及告诉其想为其做什么。帮助其进餐时可采用时钟描述法向其描述食物的摆放位置,热的饮料应特别注意,避免烫伤意外发生。其走动时应扶好照护者上臂以获得支持,以及向其描述走动的方位。应保持其房间的采光,特别是阳光。要将物品放在固定地方,帮助其记忆物品所在的位置。

  眼镜能帮助视力不好的失能者提高视力。帮助戴眼镜者保护好眼镜的方法如下:热水冲洗眼镜,必要时可用肥皂,再用清洁、柔软的布擦干。检查眼镜戴上后的合适度,眼镜滑到鼻子上、或镜架太紧等都属于不合适,需要改正。摘下眼镜时要避免镜片被划,出现划痕。要将眼镜放置到失能者能够方便取到的位置,鼓励其使用。

更多连载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一)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二)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三)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四)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五)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六)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七)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八)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九)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十)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十一)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十二)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十三)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十四)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十五)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十六)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十七)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十八)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十九)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二十)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二十一)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二十二)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二十三)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二十四)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二十五)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二十六)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二十七)
【半月谈】失能者照护笔谈(二十八)

返回】 【打印
  Copyright© 2010 中国长照网 All Right Reserved 津ICP备2023010307号-2
支持:民政部 主办:中华慈善总会 资助:汇丰银行 承办:中华慈善总会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