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照护的制度化设计
首先,是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设计先行。此举将使长期照护服务产生根本性、历史性的重大转变,将由传统上社会福利预算编制方式转换为市场竞争的新方式。即由政府编列年度预算来提供老年人照护措施的制度,转型为类似现行社会保险(养老、医疗、生育、意外、失业)制度的第六种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在长护险制度设计下,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服务将被保险所取代,将由全民共同缴费来给付。有资格享受此种保险的长期照护者,将依据各自需求自主选择使用保险支持下的各项长期照护服务。政府亦将转换角色,成为确保提供长照服务的各类社会组织要依法服务,成为对照护服务品质进行监督与督查的新角色。
其次,是满足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的环境制度设计。所谓“在地老化”理念,是让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终老。特别是面对逐渐老化出现的失能、失智阶段的相继到来,老年人能在原本熟悉的居家社区环境中,接受到良好的照护;即使接受机构式24小时的照护服务,也尽量安排在其所熟悉的社区环境内的机构。
因此,社区住宅在规划阶段,就要将老年人长期照护的服务需求融入到设计中。社区化、小型化的机构养老设计,一是会使社区居民容易接受机构式照护;二是会使老年人能有在家的感觉;三是使小区内居民更愿意将机构内老年人继续视同为邻居来共同生活,并能提供额外的参与。让机构养老融入到社区,真正实现了“在地老化”。
小型化的另一种设计含义是“单元式照护”,即强调提升以老年人为中心的长期照护服务品质。因为大型、规模化机构养老照护服务,往往是以集中化的照护服务空间来设计,并以传送带式的照护服务输送方式来提供服务。此种照护服务空间与服务输送模式,是以机构养老管理者角度来思考如何提升管理绩效、减少人力成本等,但却相对忽略了对老年人个性化需求的考虑。“单元式照护”不仅是为了提升照护服务的品质,还希望能提供给老年人晚年更多自主及参与生活的空间,是其即使在机构也能进行相对自我独特的生活方式。
“单元式照护”强调的小规模约为9至12人的设计,每个单元均拥有基本家庭空间的元素,如客厅、餐厅和开放式厨房等;借此也会强化工作人员对于长期照护老年人个案需求的重视程度;同时还会使单元内老年人有机会发展较为紧密和熟悉的互动关系。
据悉,日本已将提供在地的多功能小型服务设施,纳入了长期照护保险体系当中。可以同时提供居家照护、日间照护以及认知症照护的“复合式设施”设计应运而生,“复合式设施”强调以社区资源整合为考量,兼顾到社区內其他少儿与身心障碍者的设施相结合,还会与社区內的其他居民展开友好互动等,由小规模、多功能的“单元式”延伸到“复合式”的设施设计,应是未来长期照护制度化设计发展与环境规划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