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照护的医护康服务
构建理想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须以失能者为中心,将相关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整合成为具有高度连续性并能落实到照护管理体系之中。包括预防疾病、维持健康、治疗病患等阶段,其中,从急性医疗阶段连接入亚急性的长期照护阶段,即在住院期间就开始安排出院后继续照护服务需求的供给,使患者能够顺利出院返家或入住长期照护机构,目的在于不间断地提升其健康的状态和生活的品质。
所谓亚急性照护,是介于急性住院与长期照护之间的照护方式。例如:中风患者须在急症期接受急性医疗服务,而当其急症被控制后、康复期开始时,就应该进入亚急性照护服务了,特别是出现失能且需要长时间接受他人照护时。
资料显示,许多需要长期照护的对象,皆曾患有中风、糖尿病、巴金森氏等病症,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者也会造成行动不便。要提高其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品质,康复是重要的服务项目之一。尤其在某些病患的黄金康复期(6个月內),进入亚急性照护服务阶段的社区或居家环境中,接受必要的康复服务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康复是手段、更是一种理念。康复系指病患者在疾病中或病后,其身心及社会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的一个过程。康复又是跨学科恢复身体机能的方法,是一种全面的服务,康复服务可以在各类场所提供给各类患者。康复的目的在于减低失能状态、促进功能恢复,康复服务包括物理治疗、职能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以及营养服务等。社区和居家康复失能老年人居多。更有高龄者,虽然健康状况较好,尚未严重失能,但肌力较弱、平衡力失常或身体柔软度降低,也需要康复以维持其体能居家安全地生活。更有对日常生活中辅具使用的评估、失能者状态恶化的预防、照护者的服务培训,以及照护者本人如何预防照护伤害等,都是社区和居家康复的目标。
此外,居家环境评估也是康复的一项重要工作。理想的居家环境是支持而不是限制,要尽可能满足病患者本人生理、心理和社会性需求,要让失能者安全、舒适、方便地在自家环境中生活。其中,跌倒预防又是重中之重。凡是光滑的瓷砖地板、小块地毯、昏暗灯光、高低不平的地面、不牢靠的家私等,都是造成跌倒的危险因素。
应该由专业的组织来规划社区和居家的康复工作模式,并将之标准化。应推动医疗机构规划开展外展式的康复服务,应系统性培育社区和居家式的康复机构。满足日益增长的社区居家康复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