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照护笔谈

长期照护笔谈
长期照护笔谈(二十六)
更新时间:2024/12/20 10:45:38  点击率:42    字体大小:

  社区式长期照护

  长期照护服务模式包括机构式、居家式和社区式三大类型,社区式长期照护又是衔接机构式与居家式照护的纽带与桥梁。最早提出社区化照护理念的是英国,社区化照护是对机构式照护的批判,其指出了机构照护的无人性、无隐私、无选择权及生活方式的单调,提出了“去机构化”。提出要将机构照护转为社区,回归社区,进而回到家庭。因为对老年人而言,哪儿好也不如家好,最佳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家。

  社区式长期照护系指提供合适程度的介入和协助,使老年人拥有较高的自主性来掌控自己的生活。其中,不仅强调政府是服务提供者的主要角色,更要协助家庭、亲友、邻里等成为照护服务的帮手,包括对家庭的支援、对照护者提供“喘息服务”等。

  长期照护服务是一个连续光谱式服务,从提供居住在家需要的服务,到社区式日间照护、喘息服务,再到提供住宿的护理院舍和医院式服务,皆应包括在內。长期照护是一种连续而完整的服务理念和体系,而非某种服务型态。

  社区式长期照护又指动员社区资源,运用非正式支援网络,联合各种专业化服务所提供的志愿服务与措施,让有需求者在家或在社区环境下得到照护,提升其在社区内生活的能力,达到与社区融合,并建立具有关怀性的社区。

  社区式照护在经济上的考量也值得关注,花费一般约为机构式照护的10%。而能在自己家中安度晚年,又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愿望。老人照护的社区化更是世界各国社会福利及长期照护的发展趋势。

  社区式照护服务的类型与内容大致有五:

  一是日间照护。即日间在社区接受服务,晚上则返回家中与家人团聚。服务包括生活照料、健康照护、餐食服务、简单康复、团体活动及交通接送等。老年人白天有与他人接触的机会,更能让家人安心去工作。接受服务者多为罹患慢性病需要长期照护者,需要技术性护理者,如鼻胃管、导尿管、气切管更换,伤口护理及呼吸机使用等。经ADL评估符合认知障碍标准者,也是服务接受者。

  二是喘息服务。面向长照服务的家庭主要照护者,为其提供短暂休息或周期性放松机会的服务。包括照护者本人情绪及生理的耗竭预防,促进其身心健康;减轻照护者及其家庭的孤独感,维系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协助照护者补充照护能量,增加照护者与外界的互动交流与学习机会;避免照护者受被照护者的虐待、忽视等。喘息服务方式有将被照护者送至机构暂住和让其他照护者入户替代性服务两种。

  三是送餐服务。服务面向中低收入、失能、空巢、独居老年人,方式包括定点供餐、送餐到家和自助餐券三种。定点供餐的地点在社区,主要提供午餐服务;送餐到家系由社区志愿者将餐食送到老人家中;而自助餐券则是由有关部门协议商定的社区餐馆、小吃店等,老年人凭券就餐。

  四是接送服务。交通服务是社区式长期照护中很重要的支持性服务,主要是协助中、重度失能者满足其外出就医和使用长照服务的各种资源。

  五是托护服务。旨在培训社区照护人才,创造社区就业机会,让社区内有意愿的家庭,白天提供邻里间家庭般的托养照护服务,晚上被照护者仍回自家接受家人的照护。

返回】 【打印
  Copyright© 2010 中国长照网 All Right Reserved 津ICP备2023010307号-2
支持:民政部 主办:中华慈善总会 资助:汇丰银行 承办:中华慈善总会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